问题 单项选择题

民事案件在执行过程中,关于提起执行异议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执行异议的提出主体只能是案外的第三人

B.执行异议提出的时间应当是在执行过程中

C.执行异议提出的形式应当是书面的,并附有相关理由及必要证据

D.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的内容应当是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考点] 执行异议 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进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主张全部或者部分权利。因此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的内容是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由此可见,执行异议提出的时间只能在执行过程中,由案外的第三人提出。因此A选项、B选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70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案外人异议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以书面形式提出确有困难的,可以允许以口头形式提出。根据本条规定,案外人提出的异议的内容是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D选项正确。同时可以看出,案外人异议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但是特殊情况下,案外人可以以口头形式提出异议,因此C选项错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气体的增加,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水土流失和污染的加剧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改良生态,控制气候变化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全球变化,是指环境被破坏后对全球的影响,例如,温室气体的增加可以引起温度上升,会带来全球气候的变化。而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前不久做过一个实验,在冰岛有很纯净的冰雪层,是若干年前积累起来的。在其中可以找到当时的气候资料,如大气的二氧化碳有多少,当时的温度是多少,从中可以看出15万年前到现在二氧化碳及温度的分布。这里有一张图片,可以看出宏观上二者大体相应的情况,说明温室气体的产生对全球气候有一定影响,但它也不完全是对应的。最近,地球上的温度波动很厉害,而二氧化碳一直在上升,所以全球的温度也不是完全由二氧化碳所决定的。有很多因素有待现代科学家的研究。另外,从历史上看,自然也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增加或减少。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是由于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有人企图用这个来限制发展中国家能源增加,借此来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既是科学问题,可能也有政治上的问题。我们不能在科学尚没弄清之前,就轻易地作出结论。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②地球温度指的就是全球气候③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的一个方面④温室气体增加可造成环境破坏⑤二氧化碳的增加是由能源增加引起的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