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 农历牛年伊始,1月27日至2月3日,中国国务院 * * 温 * * 展开了主题为“信心”的欧洲之行。从瑞士到德国、到欧盟总部、到西班牙、再到英国,温 * * * * 的访问不仅使中欧双方在应对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上取得重要共识,也使中欧经贸合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材料五 2009年1月27日至2月2日,温 * * * * 赴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金融海啸肆虐全球的背景之下,温 * * 的欧洲之行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一场“温 * * 旋风”在美丽的欧洲大陆风起云涌,温 * * 的这次欧洲之旅是一次“信心之旅”,他给人们带来了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信心。

(1)温 * * 的“信心之旅”惊艳欧洲。请用经济常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信心”源自何处。

(2)温 * * * * 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畅谈中国传统文化。这其中,温 * * 引用了数个中国古典名言,并赋予了这些名言新的现实意义。如“和实生物”、“和而不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人合一,民胞物与”。请分析这些名言所蕴涵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答案

(1)第一,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是信心的前提;第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我国处在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的时期,市场前景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第三,中国有充沛的劳动力资源,而且有众多的人才优势。分配制度的完善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是发展信心的重要条件;第四,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 * * 党的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五,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坚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方针,能有效地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和经济安全。(每小点2分)

(2)第一,“和实生物”、“和而不同。”“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告诉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进步。第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的是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三,“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说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的统一(或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