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同学在进行稀硫酸分别与A、B两种金属反应的实验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提示:实验前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均已除掉)

金属稀硫酸溶液温度/℃金属消失时间/s
种类质量/g形状溶质质量分数/%体积/ml反应前反应后
A0.105502034500
B0.105502040100
C0.10粉末550203550
D0.105502035200
(1)对于金属A来说,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均约为15℃,解释原因.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

对于金属来说是很好的导体也是很好的受热体,在很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吸热或者放热的现象!而金属的自身性质有使得在周围别的环境改变不大的情况下自身的温度不会大范围变化,会将热量导出或者从外界吸热!

(1)对于金属A来说,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均约为15℃,由于反应释放热量本身不多,导致无论粉末时的快速反应还是丝状的慢导致温度变化不是很明显;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其他条件相同时,与A相比,B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快且放热多;A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与A反应速率越快.

故答为:(1)由于反应释放热量本身不多,导致无论粉末时的快速反应还是丝状的慢导致温度变化不是很明显.

(2)其他条件相同时,与A相比,B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快且放热多;A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与A反应速率越快.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