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意有所极(极点),梦亦同趣(同“趋”,往) B、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才)指异(以……为异)之 C、缘(顺着)染溪,斫(砍)榛莽,焚茅茷 D、萦(环绕)青缭白,外与天际(接合) 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 | ||||||||
| ||||||||
[ ] |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大王来何操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 ] | ||||||||
A、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来映衬出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B、本文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了作者的傲世情怀。 C、西山的胜处,作者是通过远观得来,又是从宏观着笔叙写的。 D、本文与《小石城山记》一样,记游的都是永州的山川景物,但《小石城山记》更偏重于主观感受,而本文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流露出了陶渊明式的归隐田园思想。 5、请用“/”给文中的划线文字断句。 心 凝 形 释 与 万 化 冥 合 然 后 知 吾 向 之 未 始 游 游 于 是 乎 始 故 为 之 文 以 志 6、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注:培塿,指小土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2、C
3、B
4、D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说明:4处正确即可。凡断句超过6处者均判为零分)
6、(1)我以为凡是这永州的山有奇特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却不曾知道西山景物的怪异独特。(得分点:“以为”,“而”,句意通顺)
(2)这时候,我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立出众,不与那些小土丘同类。(得分点:“然后”,“特”,句意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