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汉武雄国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剪伯赞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汉武”指谁?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4分)

(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有何作用?(2分)

答案

(1)汉武帝 漠北战役 

(2)昭君出塞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题目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和昭君出塞的识记和理解,分析题意并根据所学知识得出:

(1)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汉武雄国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这里的汉武指的就是汉武帝,长城万里遍烽烟是指战争激烈,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是卫青霍去病带兵和匈奴主力在漠北进行的激战,最终打败了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对西汉构成威胁,

(2)材料一中的“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和材料二中的“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说出了昭君出塞后给北部边境 带来的和平安宁,边境再无战争,人民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和平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材料题一定要按照它的基本解法去解答,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最后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一定要言简意赅,主题明确,条理分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悼念玛丽·居里[注]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注]《悼念玛丽·居里》选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许良英、范岱年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国人,物理学家,因提出相对论而享誉世界。这是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的演讲。 

1.第一段中的“后者”指的是___________。与之相对的“前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请用简明文字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语言,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通过表层信息挖掘其隐含实质。本文第四段,反过来说,意味着什么?

  欧洲知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洲的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本文所悼念的都是世界上杰出而伟大的人物,两文在行文上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