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其虫曾有。 旧 (       ) 之(       )

(2)土人“傍不肯”。 土人(       ) 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选用文中的原句填空。

(1)点明“傍不肯”外貌特征的句子:                                                    

(2)表现“傍不肯”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的句子:                                                           

4.结合下面对“生物防治”的注释,你认为《以虫治虫》所述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其主要措施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等。是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向病虫草害做斗争的重要措施之一。

  这种技术成本低、效果好、节省农药、保护环境。

                                                                                                                                            

答案

1.(1)旧:以前,过去;之:语气助词,可不译。

(2)土人:本地的人,当地的人;之,代词,指子方虫的天敌。

2.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3.(1)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

(2)旬日子方皆尽。

4.现实意义:启示我们,在人们日益关注环境,建设和谐社会、节约社会的今天,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意思正确、句子通顺即可)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