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决定今年适当降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去年的9.4%调低为8%。这一调整既考虑了保持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又考虑了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实际条件的衔接,同时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社会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上。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央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项改革要顺民意、谋民利、合民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对经济增长目标由去年的9.4%调低为8%的调整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9分)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说明各项改革为什么要“顺民意、谋民利、合民心”?(7分)
第一,这一调整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考虑了我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3分)
第二,体现了联系的观点,看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与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3分)
第三, 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注重量的积累。(3分)
第四,体现了全面的观点,坚持了速度与效益、发展与改革、经济与社会的统一。(3分)
(注:每个要点3分,答对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9分)
(2)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立足点,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正确的价值取向;(4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又是认识的目的,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保证领导决策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落实、检验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