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2006年~2009年重庆市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图

注:2009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200元和20000元,西方国家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为l.5:1。

材料二:重庆市开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重庆农业结构表现为粮猪型结构,但种粮养猪业长期处于微利状态。农产品中优质产品、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少。二是低学劳动力多,初中文化以下占95%。三是重庆财政支农支出的占比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质量不高。四是农产品销售难。

材料三:下面是重庆市某领导在建筑工地与农民工的一段对话。

“这里生活条件怎么样?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民工答:“吃的、住的都不错,一个月有一、两千决钱。”

“签劳动合同了吗?期限是多少?”民工答:“签了,是按工期来签的。”

“公司给你们办保险了吗?”民工答:“有医疗险和失业险,都是统一办的。”

看到这里的民工劳动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大家十分高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运用经济常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应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12分)

(3)分析材料三体现的经济学道理?(10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至2009年重庆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在稳步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欧明显慢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城乡收入差距之比。(8分)

(2)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4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2分)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一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2分)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利用财政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2分)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2分)

(3)农民工的工资没有拖欠,说明劳动者获得劳动摄酬的权利得到体现。(4分)签定劳动合同说明劳动者的劳动权受到法律保证。(3分)公司为农民工办保险体现了运用社会保险的功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3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