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舜于畎亩之中    发:                            

     人恒,然后能改    过: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阅读第二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4.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并简述理由。

                                                                                                                                                             

答案

1.起,指被任用        犯错误

2.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3.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4.“略”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 * * 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材料二:……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维护战后的和平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正是因为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各国人民才能享受美好生活。

——摘自《新闻网》

材料三:“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害者……德国应该承担起永恒的责任。这种反思必须一代一代保留下去。”

——2013年1月27日德国 * * 默克尔讲话

材料四:2013年2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发表演讲称,历史和国际法均可证明“尖阁列岛”(即钓鱼岛)是日本领土……4月23日他在日本媒体上表示多名内阁成员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的。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一例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事件。(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各国人民能享受美好生活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当今世界总体是和平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材料三、四哪一则材料是体现当今世界和平的不和谐因素?请试举一个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例子。(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