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答案

1、C

2、B

综合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益加剧后,又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  

——摘自沈志华《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材料二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需要守住的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开始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冲绳)延至菲律宾的防线。这样一来,从军事上说,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朝鲜半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变故使得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 * * 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摘编自吴文兵《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种转变的背景(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和对东亚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9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