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工厂产生的铜屑中含有少最铁屑.现要回收利用其中的铜,需除去其中的铁屑,张山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甲:|Cu、Fe|

加适量硫酸铜溶液
搅拌
过滤→洗涤

乙:|Cu、Fe|

加适量稀硫酸
搅拌
过滤→洗涤  

(1)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从回收利用率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______.

(2)两个方案中都有过滤操作,该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3)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甲______;

方案乙______.

答案

(1)由于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还会生成一部分铜,因此在甲方案中得到的铜要多一些,故答案为:甲;

(2)在过滤操作中一定会用到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3)由于方案甲是铁和硫酸铜反应,而方案乙是铁和稀硫酸反应,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

选择题
综合题

(19分) 在完成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学习后,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5分)

(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6分)

(3)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 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研制电灯的关键是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种耐热材料和6 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 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4分)

(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