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日常生活中常用铁锅烧水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性,某同学发现烧水后的铁锅内残留较多的白色水垢,据此判断所取用的水可能为硬水,可使用______(填写试剂名称)来验证其判断.

(2)自来水常用漂白粉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小明发现自己开了袋的饼干几天后变软了,试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

(4)小琴发现如果锅里的油着火,妈妈会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______.

(5)小思听说某小孩在玩会飞的气球时,触及明火发生了爆炸事故,小思猜想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应当是______,使用这种气体前应先______,以免发生危险.

答案

(1)日常生活中常用铁锅烧水主要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推知X的化学式为CO2

(4)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可使开了袋的饼干几天后变软;

(5)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使用这种气体前应先验纯,以免发生危险.

故答案为:(1)导热,肥皂水;

(2)CO2

(3)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隔绝氧气;

(5)氢气,验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9分)

①众所周知,大自然的花香是借助空气这个介质传递给人的嗅觉,因而空气的物理属性(例如“温度”)对花香的传播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说,利用花香的传播情况,也可预测某些气象要素。

②园林工作者多有这样的体验:当气温较高时,随处都可闻到花香,而且香气较浓;而当气温较低时,则只能在花的附近才能闻到花香,香气也比较淡。花香的浓淡,真的与气温有关吗?

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花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易挥发,扩散到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这就是花香。所谓的香气浓淡,不过是进入人鼻孔中芳香油分子的多少罢了。实验证明,当其他环境因素(如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完全相同时,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扩散也就越快。当然,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即花卉品种)的芳香油分子密度有关。

④在低温无风的天气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小,由花朵扩散出的芳香油分子大都聚集在花朵的周围,远离花朵处,芳香油分子的密度较小,几乎闻不到什么香气;只有靠近花朵,才能闻到花香。而在阳光艳丽、大气温暖甚至炎热之时,一方面,较高的气温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其扩散加快;另一方面,花卉附近地面受热辐射后,近地层空气很快增温,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又来补充,循环气流不断将花卉附近的芳香油分子带走,使得附近的芳香油密度减小,这就进一步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花的香气更浓,扩散得也更远,产生出花香浓郁、香气袭人的感觉。

⑤正是因为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古人常常用花香的浓淡来判断气温的高低。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有两句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现在看来,也颇有些科学依据。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2: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

小题3:根据第④段内容解释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科学道理。(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