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有些地方明文规定商店一律不得销售外地产品,凡是本地有的,外地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必须先由工商、税务、交通、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检查。有些地方政府插手经济纠纷,设置障碍,阻挠外地办案人员办理经济案件,甚至帮助当地人逃避债务,搞司法保护。

材料二:某市为了发展经济,由政府出面担保为企业提供贷款,而对本市生产的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却视而不见,对外地执法机构的执法工作也不予配合。

材料三: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2010年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2分)

(2)为什么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答案

(1)材料一、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有些地方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阻碍我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形成;部分地区政府的“越位”、“缺位”、“错位”行为干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

(2)①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②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一体制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体制保证。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扩大开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每个点1分)

(3)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②健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规范分配,实现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环境。③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④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⑤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⑥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每个点1分)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 * * 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1、概括文段的大意。

                                                                                                                     

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

                                                                                                                     

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

                                                                                                                     

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

                                                                                                                      

5、文中加黑的词语表现了什么?

                                                                                                                     

6、“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7、读了此文段你受到了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