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 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 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 * 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① * * 宜枉驾顾之 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孤不度德量力 ②度已失期
D.①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②贤能为之用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谓为信然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
B.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①凡三往,乃见 ②羲之之书晚乃善
D.①而智术浅短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4、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1、C
2、C
3、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4、崔州平、徐庶与诸葛亮交好,认可其才能;徐庶的赞语;“ * * 宜枉驾顾之”的建议;刘备总共去了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