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l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l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大会”。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齐聚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材料二 曾几何时,人们普遍认为大气是公共资源,可以不加限制地随时取用,可以不加约束地共享。但伴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排放的温室气体日益增多,我们的大自然开始抗议了: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喜马拉雅山主峰上的景观因为冰川的消融而发生改变;全球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原居民的生活,这些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敲响警钟。
请运用有关规律的哲学道理,分析联合国召开气候大会,共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必要性。(8分)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类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无视自然规律,任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海啸、海平面上升、飓风等极端气候,使今天的人类遭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或者增加:遵循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今天的人类已逐渐认识到,当前全球气候异常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这次召开的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商讨应对措施,减少排放,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者回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