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事”指[ ]

      A.先汉兴后汉衰的历史事实及原因。

      B.后汉兴先汉衰的历史事实及原因。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诸葛亮写此段文字的主要用意,分析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

      A.希望后主广开言路,采纳合理的意见。

      B.希望后主实行法制,做到赏罚分明。

      C.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D.希望后主痛恨桓、灵。

3.对“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就是知道贞良死在什么地方的臣子。

     B.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C.这些就是坚贞不屈,死于气节的人啊!

    D.这就使人知道什么是贞良死节的臣民了。

4.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5.“桓、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皇帝。(A.先汉 B.后汉)

6.与“贤臣”相似的是段中哪个词语?又指文中哪些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对比说明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次写出上文中四个“此”的具体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B

4.“亲贤臣……所以倾颓也。”

5.后汉

6.“贞良死节之臣”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7.亲贤臣,远小人

8.说明能否亲贤远小关系到国家的兴亡

9.①亲贤臣,远小人 ②亲小人,远贤臣 ③后汉倾颓 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