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徒以有先生也。 老大徒伤悲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秦王色挠。 百折不挠。
D、以头抢地耳。 无从致书以观。
2、下列句子停顿无误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3、下列句子名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此庸夫之怒也。
B、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翻译下列句子。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
1、C
2、C
3、C
4、“略”
5、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