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光滑且绝缘的水平轨道MN的长度为L,N点到O点的竖直距NO=

3
2
L.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可看成质点)放在M点.已知在第一象限分布着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E2=
mg
q
;磁场方向水平(图中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第二象限分布着沿x轴正向的水平匀强电场,场强E1=
B2qL
6m
.求

(1)小球到达N点的速度大小

(2)小球到达x轴上的坐标

(3)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至落到x轴上所需的时间(设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答案

(1)设带电小球运动到N点时速度为vN,由动能定理:

E1qL=

1
2
mvN2

解得:vN=

3
3
BLq
m

(2)当小球进入第一象限后,qE2=mg

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平衡,所以带电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BqvN=m

vN2
R

则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mvN
qB
=
3
3
L

设圆周运动的圆心在图中的O′点,小球落点为P,O′O=NO-R=

3
6
L

∠OO′P=arccos

OO′
R
=arccos
1
2
=60°

则带电粒子转过的圆心角为120°

到达x轴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为

3
2
R=
1
2
L

(3)设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设用时为t1,则L=

1
2
a1t12

qE1=ma1

联立解得:t1=

2
3
m
qB

带电小球从N点运动到P点所用时间t2=

1
3
T=
2πm
qB
×
1
3
=
2πm
3qB

小球从M点出发到x轴的过程中所用时间t=t1+t2=

2
3
m
qB
+
2πm
3qB

答:(1)小球到达N点的速度大小

3
BLq
3m

(2)小球到达x轴上的坐标(

1
2
L,0).

(3)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至落到x轴上所需的时间(设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2
3
m
qB
+
2πm
3q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重大突破: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干细胞

[法新社美国芝加哥11月20日电]研究人员今天宣布了他们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将皮肤细胞还原,把它们转化为干细胞——形成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基本元素。

美国细胞高级技术研究所的罗伯特•兰扎说:“可以从病人身上采集一些细胞,比如说从口腔壁刮下一些细胞,或采集皮肤细胞,在实验室里将它们转化为干细胞。”

虽然这项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但是兰扎说,它可能带来“极其巨大的”收益。目前兰扎已经找到了将心脏病发作后的死亡率降低一半的方法,还可以让过去原本需要截断的肢体恢复血流,并利用干细胞形成一个可以正常发挥作用的肾脏。

使用皮肤细胞最终能够让医生制造出带有病人特定遗传密码的干细胞,从而消除组织或器官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的风险。

新技术虽然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但是有着非常好的前景,以至于曾经克隆全球首只绵羊多莉的苏格兰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将要放弃克隆胚胎的做法,转而关注从皮肤细胞中获取干细胞的研究。

新技术的一大长处是,它非常简单:只需要4个遗传因子就可以将皮肤细胞变回干细胞。

与威尔穆特研发的复杂且昂贵的提取干细胞过程不同的是,它可以在标准的生物实验室完成,而且皮肤细胞远比胚胎更容易获得。

需要克服的一大障碍是,要找到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安全方法。最新的方法是由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研究小组研发的。美国方面的研究由威斯康星大学的汤姆森实验室完成,论文的领衔者为Junying Yu博士;日本方面则以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为首。他们的论文分别刊登在今天的《科学》和《细胞》杂志网络版上。这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即用四个遗传因子重新编排皮肤细胞,生成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

由于需要使用逆转录酶病毒来将4个遗传因子注入皮肤细胞内,这增加了细胞发生病变的风险。

这样的风险使得这类干细胞暂时不会用于临床治疗,不过不会阻止研究人员使用这些干细胞来研究疾病并开发出相应的药物。

此前,研究人员要想知道疾病是如何发展的,通常需要对动物或尸体上切割下来的器官进行研究,因为人类胚胎干细胞很难获得。

这些干细胞可以让研究人员绘制出带病细胞的基因结构图,从而帮助找到治疗方案。它们还可以让研究人员对化学药品进行筛查,以确定能够治疗或治愈疾病的药物,这会大大加快能够挽救生命的药物投放市场的过程。

科学家告诫说,新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不能完全取代胚胎干细胞研究。

虽然新获取的干细胞看起来与胚胎干细胞几乎没什么两样,但是现在确定它们能否有着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表现还为时尚早。

威斯康星大学的詹姆斯•汤姆森说:“这项新研究只是个开始,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中的原理。”

汤姆森说:“现在还不是放弃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时候。”他还说,胚胎干细胞仍将是衡量其他干细胞研究工作的“参照标准”。                                                                                                                

(摘自《参考消息》2007年11月22日,有删节。)

小题1:下面有关“新技术”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新技术”是指研究人员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将皮肤细胞还原,把它们转化为干细胞。

B.通过“新技术”提取干细胞可以在标准的生物实验室完成。

C.利用“新技术”获取的干细胞尽管暂时不会用于临床治疗,但研究人员会使用这些干细胞来研究疾病并开发出相应的药物。

D.“新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仍将是衡量其他干细胞研究工作的“参照标准”。小题2:下面的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但美国细胞高级技术研究所的罗伯特•兰扎说,它已经带来了“极其巨大”的收益“。

B.由于从皮肤细胞中获取干细胞的研究有着非常好的前景,以至于曾经克隆全球首只绵羊多莉的苏格兰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放弃了克隆胚胎的做法。

C.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研究小组研发了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最新的方法,即用四个遗传因子重新编排皮肤细胞,生成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

D.新获取的干细胞虽然与胚胎干细胞没什么两样,但是现在还无法确定它们能否有着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表现。小题3: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研究小组研发的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最新方法增加了细胞发生病变的风险,因而由此获得的这类干细胞暂时不会用于临床治疗。

B.新技术的一大长处是非常简单,而且皮肤细胞远比胚胎更容易获得,所以它将很快取代胚胎干细胞研究。

C.利用新技术获取的干细胞可以让研究人员绘制出带病细胞的基因结构图,因此,现在要想知道疾病是如何发展的,便不再需要对动物或尸体上切割下来的器官进行研究,

D.因为胚胎干细胞是衡量其他干细胞研究工作的“参照标准”,所以威斯康星大学的詹姆斯•汤姆森认为“现在还不是放弃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时候”。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