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今:今为宫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
B.与:呼尔而手之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历三世
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为
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殆天所以资 * *
B.生:得之则生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由是先主遂诣亮
D.身:乡为身死而不受 * * 身率益州之众
3.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乞人不屑( )
②于我何加( )
③失其本心( )
④行道之人(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
5.文中举例论证运用的一个成语典故是_____________。
6.这一段文字所证明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1.A
2.D
3.①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②有什么益处 ③天性、天良 ④过路
4.①妇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②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5.嗟来之自
6.舍生而取义(或义重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