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不断飚升的房价,已成国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某校学生就自己所在的S市的房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如下信息:
信息一:2005-2009年S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房价变动情况
信息二:S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关情况
注:保障性住房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阶格或租金的住房。
信息三 S市政府根据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国十条”精神,立足当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上调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50%,停止无一年以上本地纳税证明和社保记录的外地居民在本地贷款买房,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财政投资近20亿元,增加中小户型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等等。此举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经过努力,至2010年10月,S市房价开始有所回落。
(1)请分别指出信息一、信息二所反映的经济问题,并说明二者之间的经济联系。(12分)
(2)结合信息三,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12分)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该市政府出台房产新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8分)
(1)①信息一反映了2005年以来s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房价均呈增长趋势,但房价涨幅远远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分)这不仅影响了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也制约了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2分)
②信息二反映了2008年以来s市地价上涨过快,同时,由于房产商惜售、投机购房现象
增多、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等现象抑制了住房的有效供给,但住房需求却持续增长。
(3分)这导致商品房建没成本提高、住房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2分)
③商品房建设成本提高、住房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等因素,是导致该市房价上涨过快的重要原因。(2分)
(2)①S市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运用货币政策上调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制定增加中小户型住房建设供地计划并及时公布,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6分)
②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秩序,这是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控的表现。(3分)
③停止无一年以上本地纳税证明和社保记录的外地居民在本地贷款买房,是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调节。(3分)
(只能写出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不联系材料加以分析的,最多给3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意旨的执行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S市政府出台房产新政,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改善民生。(4分)
②房价过快上涨,影响人民生活,s市政府出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新政,这是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4分)
(如从政府知识的其他角度说明,言之成理的,但每个要点不能超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