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6月17日中国网报道,北京自2001年起,7年来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外围进行生态屏障建设,使全市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呈现出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材料二 某一朝代北京城市示意图
(1)在封建社会,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是服从于 的需要。材料二图中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着和 呈对称分布,这充分体现了 。
(2)由材料二可知,北京扩大了 用地,体现了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3)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还提出构建“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其中“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如中心商务区、奥运公园、中关村等综合服务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北京市设立“多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交通压力 B.吸引农民进城 C.减少北京市人口 D.控制北京市产业的发展
(4)北京市修编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的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 ( )
①城市中心区的衰落 ②交通拥堵严重 ③住房拥挤 ④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⑤城市缺乏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统治权力紫禁城中轴线皇权的至高无上(2)绿化未来“田园城市”模式(3)A (4)B
本题综合考查了城市空间结构,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以及提取信息、知识迁移的能力。封建社会,服从于统治权力的需要,北京市的所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着紫禁城和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材料一中指出,北京在城市外围进行生态屏障建设,即增加绿化用地,使环境好转;北京市设立“多中心”,可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分散交通压力和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