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首次入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广东华为电信设备企业,交换机全球出货量第一,智能网用户数第一,NGN(下一代网络)出货量全球第一。最重要的是,华为卖的是高科技产品,是独立的自主品牌。华为的成功说明:技术创新和品牌是企业立身之本。从依靠拼资源、廉价劳动力,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从贴牌到品牌再到世界名牌正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

材料二:一般说来,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起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其运动轨迹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1)材料一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给我们的启示。(8分)

答案

(1)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增强服务意识;②企业要树立创新意识,加强自主研发,注重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认识到“第二曲线”的开辟的重要性;(2分)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2分)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2分)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促成新事物的成长。(2分)

写作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杂言

——关于著作的

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但是赞美很可能跟毁骂一样的盲目,而且往往对作家的心理更坏,因为赞美是无形中的贿赂,没有白受的道理,我们要保持这不该受的赞美,要常博得这些人的虽不中肯而颇中听的赞美,便不知不觉中迁就迎合,逐渐损失了思想和创作的主动权。有自尊心的人应当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不屑理会——不过人的虚荣心总胜于他的骄傲。

在斯宾诺沙(Spinoza)的哲学里“心”跟“物”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他给“物”的定义是:只有面积体积而绝无思想。许多言之有物的伟大读物都证明了这个定义的正确。

任何大作家的作品,绝不能每一部都好,总有优劣不齐。这当然是句老生常谈,但好像一切老生常谈无人把它挂在心上。我们为某一部作品写得好因而爱好他的作品,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爱上了作者以后,我们每每对它起了偏袒,推爱于他的全部作品,一股脑儿都认为是《圣经》宝典。催眠得自己丧失了辨别力,甚至不许旁人有选择权。对莎士比亚的bardolatry就是个例。这可以算“专家”的职业病,仿佛画师的肚子痛和女佣的膝盖肿胀;专门研究某一家作品或某一时期作品的人,常有这种不分皂白的溺爱。专家有从一而终的贞节,死心塌地的忠实,更如卑士麦所谓,崇拜和倾倒的肌肉特别发达,但是他们说不上文艺鉴赏,正像沙龙的女主人爱好的是艺术家,不是艺术,或影剧迷看中了明星,并非对剧艺真有兴趣。

“文如其人”这句话靠不住。许多人做起文来——尤其是政府或硬性的学术文字——一定要装点些文艺辞藻,扭捏出文艺姿态,说不尽的搔首弄姿。他们以为这样才算是“文”。“文如其女人”似乎更确切些;只希望女人千万别像这种文章。

(钱钟书《观察》周刊第四卷第二期一九四八年三月六日)

文中“他的骄傲”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A.对作品的自信

B.对作品的过高估价

C.创作的主动权

D.作者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