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诚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广州某中学在4月份全市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中,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拟出了一个“寻找微信任,传递正能量”的主题探究活动方案。请回答该方案中的有关问题。

【探寻信任度】近日,某报在广州街头做了一次测试:以遗失钱包、借用手机、帮忙提重物、扶老人四种不同方式,测试市民对陌生人的信任度,结果显示信任与不信任的比例是3:7.另据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指出,我国社会总体信任程度仅为59.7分,“已经跌破信任底线”。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什么现象?有什么危害?

【传递正能量】广州人杜司机开出租车27年,将慈善、信任视为稀有之物,并十分享受由乘客带来的被信任感。他曾在瓢泼大雨中坚守与乘客的电话预约;他曾被骗,还碰到过从“霸王车”不给钱的乘客,但都没有影响他对乘客的善意。他说,“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一般也不会害我骗我,如果他需要帮忙,只要是合法要求,我能帮则帮”。

(2)在社会急剧变化和价值多元的今天,迫切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杜司机的坚守正是一个公民践行          的具体体现。

【积小善我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做了善事,得不到认同和信任,甚至被误会,极端的还可能被“兴师问罪”,好心得不到好报!

(3)面对上述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我们应该作出的正确选择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述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信任程度低的现象。危害:不讲信用,害人害已。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在交往中不信守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然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缺乏诚信,有损国家形象和民族凝聚力;不利于构建诚信社会、道德社会;不利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进步;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面对生活中这些做了善事得不到认同和信任的困惑。我们应该不言代价与回报地热心帮助他人,倡导奉献精神和诚信做人,选择继续做善事。理由:

①诚信的核心是善。尽管诚信问题有各种复杂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②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我们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尽管我们有时候做了善事会受到误会,但是这是暂时的,长远来说我们总会得到认同。

③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④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我们只有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走向成熟。在选择责任时,我们要凭借自己的勇气和信念、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昨回报进行正确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一担作出选择,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⑤不言代价与回报是一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更是富有责任以后人的共有情感。正因我们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⑥这样选择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自身价值。有利于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实现中 * * 伟大复兴。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培育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共同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弘扬中 * * 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一问从题目中的调查内容就看出是关于诚信方面的。信任与不信任比例为3:7;社会总体信任程度仅为59.7分,“已经跌破信任底线”,都说明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互不信任,产生了信任危机。道德层面的危机产生的危害会涉及个人、社会、国家。

第二问,要根据该司机的言行做出回答即可,司机善良、友爱、宽容、负责的态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第三问注意是要求做出正确选择,这种选择应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就根据上面的数字对比和人物事例中选择不言代价与回报地热心帮助他人,倡导奉献精神和诚信做人,选择继续做善事。再根据这个内容分别说一说理由即可。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