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             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           (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

(1) 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 验证:

写出(2)出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3:研究常见物质--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

小妮认为小欢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小妮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我认为:小欢和小妮的实验是为了证实小京结论的可靠性,小京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显然小妮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是                

答案

探究1:氧气;元素种类(或组成或成分或氢气、氧气或H2、O2);B

探究2:加入锌粒(或加入氧化铜或加入氢氧化铜或加入碳酸钠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有气泡产生(或出现蓝色溶液或固体溶解,溶液变蓝或有气泡产生等)

             Zn+H2SO4==ZnSO4+H2↑(或CuO+ H2SO4==CuSO4+H2O 或Cu(OH)2+ H2SO4==CuSO4+2H2O或

Na2CO3+ H2SO4==Na2SO4+H2O+CO2↑)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探究3: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或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或Ca(NO3)2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或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或产生蓝色沉淀、白色沉淀……]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没有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或生成的不一定是氢氧化钠) 

               排除了干扰因素(或实验现象唯一或实验现象不同)(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多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