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人口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发展中的必然现象。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2010年我国的人口流动情况

注:所谓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半年以上人口。

材料二:从户籍上看,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占了流动人口总数量的80%。从区域上看,集中流向东部的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和福建等六省市的流动人口占了流动人口总数量的80%。

材料三:据国务院有关部委调查,人口流动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方面,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35%的流动人口从未参加现居住地举办的任何活动。另一方面,一些夫妻同时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

(1)综合材料一、二,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2)上述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政府可以解决材料三中所反映的问题做些什么?

答案

(1)我国人口流动特点①人口流动数量大、增长快;②农村户籍占流动人口比重大③流动人口主要向东部地区移动聚集;④城镇人口增长快。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比较低;我国仍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我国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

(3)①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要用创新和丰富活动形式,积极鼓励和吸引流动人口参加到当地的活动,让其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②加大投入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现居地的教育问题。③加大与“关爱留守儿童”相关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一问从材料一、二中提取归纳相关信息就可完成。

第二问回答时要基于学习中的基本观点,我国当前所有的社会现象以及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都是因为一点,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在此理论下的其它观点。所以要先写基本国情,再写其它如主要矛盾等。

第三问就是要根据材料中的现象给出相应的措施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