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挖掘实质】

  

⑴图1-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1-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OH-===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知识升华】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答案

【知识回放】

⑴H2SO4+2NaOH===Na2SO4+2H2O

⑵H2SO4+Ba(NO3)2===BaSO4↓+2HNO3或K2CO3+Ba(NO3)2===BaCO3↓+2KNO3

【挖掘实质】Ba2+和NO3-或Ba2+和2NO3-;2H++CO32-===H2O+CO2↑或2H++CO32-===H2CO3

H2CO3===H2O+CO2

【实践运用】Ba 2+和SO42-或Ba 2+和CO32-或H+和CO32-

H+、Na+、K+和NO3-(必须答全)

【知识升华】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或者离子是否参加化学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是否有剩余。(意义表达准确,即可

填空题
综合题

(共26分)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曾使西方陷入长久的梦魇,而当时的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决定以一个野心勃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来代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其)目标就是将苏联从一个农业占支配地位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工业强国。

与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和经历大萧条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比,中央计划经济具有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的能力,使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是可行的和具有吸引力的。

外部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发生的变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通过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苏联政府终于能够像在工业领域一样,以指令性的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保证能够从农业中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几十年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前苏联)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

材料三 (罗斯福)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新政)代表了一种应付经济危机的大胆的人道主义方法;它也保持和重新肯定了美国对其民主制度的信心——而且是在民主政体在其他地方摇摇欲坠或受到威胁的时候做到这一点的。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苏联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深刻教训。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部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这句话的理解。(12分)

(2)据说罗斯福新政亦曾受到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分析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举措方面与苏联计划经济的不同之处及其深远影响。(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给我们的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