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念:_______________

    ②但:_______________

2.“于”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贫者语于富者曰

C.又留蚊于素帐中

D.生于淮北则为枳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这处比喻的本体是_______,喻体是______,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结合这一背景,体会结尾一句的丰富内涵,试回答:

①“闲人”之“少”实为 的人少,作者的叹息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人的不满。

②两问一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想到,考虑

     ②只,只是

2.B

3.院中月光 积水 空明(澄澈清明)

4.①淡泊名利、流连自然。 忙于投机钻营的“不闲”

     ②不得不做“闲人”的无奈和不甘心做“闲人”的积极进取之间的矛盾心情 (意近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