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网络语言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的变体,在网络语言中,病句、数字、符号、汉英杂糅的表达方式成了正宗语言和网民的习惯用法,有的甚至走下网络,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新语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幽默等特点,应该走进大雅之堂。全盘接受它,是对语言规律的尊重;也有些人认为,它违背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网络语言、词汇并无正确性和逻辑性可言,妨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进一步规范和普及。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书面用语上,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逻辑训练。

(1)上述两种观点在思想方法上有什么共性?(3分)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网络语言?(9分)

答案

答:(1)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否认了事物的矛盾,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3分)(2)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网络语言有利有弊,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应该反对网络上的粗话、赃话、废话,但一些生动形象的网络习惯用语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所以应该予以保留。一概否定或肯定都是错误的。③要坚持适度原则。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不能过度,否则很容易被网络语言中的一些不健康因素所影响。④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我们既要看到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成长的有利因素,并充分发挥它的促进作用,又要看到网络语言的不利因素,

问答题

每个同学都希望拥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某班准备开展以“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你参与解决。

(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2)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习作片段,请完成①——③题。

  「甲」人们曾经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必定有着代沟,他们所想的必不相同。(A)可事实也常证明这是个很片面的。嘘寒问暖,这些事太过平常,但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有些事,存在也太过自然。(B)自然得让我们忽略了去问为什么?临行前,父母那句“走路、行车注意安全”“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孩子很自然的“爸爸,您别太劳累”“妈妈,再见”却能温暖父母的心,也让子女自信地踏上人生的征途……这就是心灵的呼应,家庭和谐最朴素的篇章。

  「乙」家,是一盏不灭的明灯,永久地照亮我生命的黑暗;家,是一叶不歇的扁舟,永久地摆渡在我生命的渡口;                                               ,我愿用世上最美最温暖的词汇来赞美家。

①「甲」文画线句(A)有语病,应改为:                                 

②「甲」文画线句(B)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改为                 

③在「乙」文中,请根据语境,仿写一句。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3)期中考试你的成绩不很理想,爸爸妈妈因此互相责备,闹起了矛盾,几天未说话,请你开动脑筋,给父母写一张字条(不超过100字),尽可能争取在他们看到字条后能重归于好。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