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2010年的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的日子。过去3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者们,发扬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提出深圳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优势、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
(1)从哲学角度看,我们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6分)
材料二 “兼容并蓄”是深圳文化的特点。
这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她吸纳和涵养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卓尔不群的多元化色彩,为这座梦想之城带来生生不息的活力。
这里有中西文化的交汇,有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碰撞,有保守和激情的对抗。
正是这种 “兼容并蓄”的主张,使深圳人着意缔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渐渐形成了深圳特有的新家园的涵义和内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深圳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8分)
材料三 1997年初,深圳市在全国率先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专项改革,开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先河,在行政审批项目的确定和审批行为的实施两个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法治化管理。通过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分解为具体、明晰、量化和可考核的指标,不仅搭建了法治政府的基本结构,也提供了一个法治政府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式,使法治政府的建设有规可循,为全国的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示范。
(3)依法行政才能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提高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12分)
(26分)(1)(6分)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提倡不断创新,扶持新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2分)
②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分)
③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分)
(2)(8分)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深圳文化的创新来源于深圳人3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必须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文化创新必须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深圳文化才能使深圳人在继承和学习各种文化之后产生新的涵义和内容。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圳特有的新家园的涵义和内容正是在满足深圳人民需求的基础上产生。⑤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和克服“封闭主义”、“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3)(12分)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 * * 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每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