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某中学八年级女学生王某和李某,在下晚自习回家路过村前的树林时,忽然有一个约30岁的歹徒手握匕首出现在她们面前,意欲行暴。在这危急关头,王某趁歹徒不注意,猛扑过去,顺势用胳膊紧锁歹徒的颈部。歹徒见势不妙,用匕首向王某身上乱扎。王某忍着剧痛,让李某搬起石头砸向歹徒,直至歹徒无力反抗。
材料二 某日傍晚,某商场职工小孙和小王在外环路上散步,当他们行至某段路口时,发现前面有3个歹徒正把一高呼“救命”的青年往路边的树林中拖,欲行抢劫。小孙本想挺身而出保护该青年,但又想双方力量悬殊,对方有凶器,而距电话亭又有500米远,等到报完警公安人员赶到时,歹徒或许早已逃走了。小孙急中生智,让小王跑步到电话亭拨打“110”报警,自己上前装着劝架稳住歹徒,不长时间,警车赶到,两人协助民警将歹徒抓获,使该青年获救。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2)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6分)
(1)材料一说明了若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要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以维护自身利益。材料二说明了如果看到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要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同时要做到见义巧为,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2)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的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之情,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解答此题要读懂材料的意思,找到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如材料一说明了非正义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该如何做,材料二说明了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时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