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国怀乡                                        

     (2)至若春和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答案

1.(1)离开 (2)日光,阳光

2.(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

     (2)(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

3.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 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意思对即可)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说:“一般地说来,蔡先生乃是一位无可无不可的老好人;然有时有关大节的事或是他已下决心的事,都很倔强的坚持着,不肯通融,虽然态度还很温和:这是他老先生可令人佩服的第一点。”

材料二 陈独秀强调,人类“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他不仅认为,“西洋除自然科学外没有别种应该入我们东洋的文化”;而且主张,全世界都只应该专门研究科学,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空谈哲学的时代了”。西洋自苏格拉底以至杜威、罗素;印度自邬婆尼沙六师以至达哥尔;中国自老子、孔子以至康有为、章太炎,“都是胡说乱讲,都是过去的梦话”。

材料三 “(蔡元培说)现在中国人多不知科学为何物,最要先输入科学思想。”……他(蔡元培)在致陈独秀的信中说:“科学发达以后,一切知识道德问题,皆得由科学证明,与宗教无涉”,理有固然;但科学仍然有自己“所不能解答之问题,如宙之无涯矣,字之无终始,宇宙最小之分子果为何物,宇宙之全体为何状等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便需归于哲学。……因之,哲学既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成科学的归宿。科学不可能代替哲学,二者只能相辅相成……。

——以上摘自《角色·个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先生宝贵的思想品质。(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陈独秀与蔡元培对于“科学”认识的异同。(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