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5—2008年我国经济及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注:①2010年我国GDP达397983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

材料二 建国后,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为筹集资金,我国制定了低工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需求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藏富于民”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着力实现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8分)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问题进行利弊分析。(12分)

(3)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藏富于民”政策取向的正确性。(8分)

答案

(1)1995—2008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逐步跃居世界前列;(2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有所波动,始终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分);国家税收保持高速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2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配率严重偏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够公平),应尽快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藏富于民(2分)。

(2)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偏低,促进了资本积累和重工业的发展;(2分)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分)有利于提高资本利润率,吸引外资,弥补我国资金不足。(2分)但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2分)不利于刺激消费,影响社会再生产;(2分)过度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粗放经营模式,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

(3)“藏富于民”的政策体现了分配关系的调整,适应了我国当前生产力的要求,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藏富于民”体现了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4分)因此,“藏富于民”政策是正确的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