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为学》节选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给下面的字注音。

     鄙(       ) 恃(       )

2、解释划线字。

     西蜀之南海_____________    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何时而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提出一个很富有哲理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结尾用了一个反问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ǐ shì

2、距离 难道

3、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你凭着什么(东西)前往(南海)。(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4、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5、作者为了启发读者思考上文的道理,激发立志为学的信心,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故而用了一个反问句式,达到了上述效果。(意思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