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小明家住在山青水秀的月牙山脚下,几年前,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厂,近段时间,小明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作出猜想】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小明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1)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小明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

②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③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

(4)【反思评价】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小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确认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探究启示】目前该村村民还需饮用井水,请你提出一条简便的处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2)受热易分解

(3)与碱性物质可以反应

(4)用废水作样品进行实验(或用纯净水溶解氮肥进行实验)

【探究启示】将水煮沸后再饮用(或用活性炭吸附净化后饮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渚崖之间 涘:水边                    
  B.河伯始其面目 旋:掉转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 殆:危险      
  D.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见:看见
2.下列各组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的是:
[ ]
      A.我谓也     何陋
      B.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道百     不能称前时之
      D.望洋向而叹曰     岂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设喻说明哲理。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
            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
      B.“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两个成语都出自本文,前者本义是指因力量或条件达不到而感叹无
            可奈何,后者的本义是被道德修养高的人笑话。
      C.“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把
            河伯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
       D.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
             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4.把中加横线的词和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我(        )闻少仲尼之(         )而(         )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