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和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材料二: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1)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说明设立示范区的重大现实意义(8分)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6分)
(1)①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我们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皖江开发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皖江开发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中部地区的崛起
②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 皖江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有利条。
(2)①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
②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深厚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