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解释下面语句中划线的字。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小大之狱( )
忠之属也( )
可以一战( )
2.辨析下面语句中划线字的意义。
何以战( )
必以分人( )
公与之乘( )
公将鼓之( )
3.选出对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衣食所安:指安身养命的东西 弗敢专也:独自享受
B.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信任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C.肉食者谋之:谋划 又何间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D.下视其辙: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可矣:但是
4.翻译: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评价说明曹刿认为作战及取胜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而《左传》则相传是_________时期鲁国史官______________所作。
1.参与 目光短浅 牛羊之类的祭祀品 案件 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可以凭借
2.凭,把,他,指曹刿 语气助词,不译
3.D
4.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意思对即可)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以民为本
6.对当权者的鄙视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和敢于负责的态度。(意思对即可)
7.《曹刿论战》 春秋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