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是人之无情,乃可至于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曰,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解】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他死后,被尊称为文帝,故这里称“文王”。②蜀技:表演四川的歌舞。技,同“伎”。③贾充:司马昭父子的亲信。④殿下:汉代以后,对太子、亲王的尊称。⑤郤正:刘禅旧日的大臣,和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⑥陇、蜀:指四川。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思蜀否? _________________ 

(2)泣而答  _________________

(3)王复问正 _________________ 

(4)如尊命  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乃似郤正语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充分表现刘禅“无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句演化出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现在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文中刘禅的言行你是怎样评价这位亡国之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很

(2)应当

(3)正巧

(4)的确   

2、(1)司马昭和刘禅在一起宴饮,(派人)专为他表演四川的歌舞。 

(2)怎么竟然像郤正说过的话呢?  

3、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意对即可)   

4、通过文中刘禅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乐、敌我不分、麻木不仁的亡国之君。(意对即可)

写作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