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对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A.发热,多伴出汗

B.发热多为弛张热

C.关节痛因感染性关节炎所致

D.关节痛多发生在小关节

E.可出现睾丸肿痛,但发生率低,不是布鲁菌病的特征临床表现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布鲁菌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睾丸肿痛等。发热多为不规则热,关节痛多发生在大关节,因感染性和反应性两方面原因。

填空题

阅读下列说明、图和C代码,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1]

B树是一种多叉平衡查找树。一棵m阶的B树,或为空树,或为满足下列特性的m叉树。

①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棵子树;

②若根结点不是叶子结点,则它至少有两棵子树:

③除根之外的所有非叶子结点至少有[m/2]棵子树:

④所有的非叶子结点中包含下列数据信息:

(n,A0,K1,A1,K2,A2,…,K11,A11)

其中,K(i=1,2,…,n)为关键字,且K<Ki+1(i=1,2,…,n-1);Ai(i=0,1,…,n)为指向子树根结点的指针,且指针Ai-1所指子树中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均小于Ki,Ai+1所指子树中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均大于Ki,n为结点中关键字的数目。

⑤所有的叶子结点都出现在同一层次上,并且不带信息(可以看作是外部结点或查找失败的结点,实际上这些结点不存在,指向这些结点的指针为空)。

例如,一棵4阶B树如图21-4所示(结点中关键字的数目省略)。

B树的阶m、Bool类型、关键字类型及B树结点的定义如下。

#define M 4 /*B树的阶数*/

typedef enumFALSE=0,TRUE=1bool;

typedef int E1emKeyType;

typedef struct BTreeNode

int numkeys; /*结点中关键字的数目*/

struct BTreeNode *parent;/*指向父结点的指针,树根的父结点指针为空*/

Struct BTreeNode *A[M]; /*指向子树结点的指针数组*/

ElemKeyType K[M]; /*存储关键字的数组,K[0]闲置不用*/

BTreeNode;

函数SearchBtree(BTreeNode *root,ElemKeyType akey,BTreeNode **ptr)的功能是:在给定的一棵m阶B树中查找关键字akey所在结点,若找到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其中,root是指向该m阶B树根结点的指针,参数ptr返回akey所在结点的指针,若akey不在该B树中,则ptr返回查找失败时空指针所在结点的指针。例如,在如图21-4所示的4阶B树中查找关键字akey时,ptr返回指向结点e的指针。

注:在结点中查找关键字akey时采用二分法。

[本题函数]

bool SearchBtree(BTreeNode *root,ElemKeyType akey,BTreeNode **ptr)

int lw,hik mid;

BTreeNode *P=root;

*ptr=NULL;

while(p)

lw=1;hi= (1)

while(lw<=hi)

mid=(lw+hi)/2;

if(p->K[mid]==akey)

*ptr=p;

return TRUE;

else

if( (2) )

hi=mid-1;

else

lw=mid+1;

*ptr=p;

p= (3)

return FALSE;

[说明2]

在m阶B树中插入一个关键字时,首先在最接近外部结点的某个非叶子结点中增加一个关键字,若该结点中关键字的个数不超过m-1,则完成插入;否则,要进行结点的“分裂”处理。所谓“分裂”,就是把结点中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关键字取出来并插入其父结点中,然后以该关键字为分界线,把原结点分成两个结点。“分裂”过程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树根,若树根结点也需要分裂,则整棵树的高度增1。

例如,在如图21-4所示的B树中插入关键字25时,需将其插入结点e中,由于e中已经有3个关键字,因此将关键字24插入结点e的父结点b中,并以24为分界线将结点e分裂为e1和e2两个结点,结果如图21-5所示。

函数Isgrowing(BTreeNode* root,ElemKeyType akey)的功能是:判断在给定的m阶B树中插入关键字akey后,该B树的高度是否增加,若增加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其中,root是指向该m阶B树根结点的指针。

在函数Isgrowing中,首先调用函数SearchBtree,查找关键字akey是否在给定的m阶B树中,若在则返回FALSE(表明无须插入关键字akey,树的高度不会增加);否则,通过判断结点中关键字的数目考察插入关键字akey后该B树的高度是否增加。

[本题函数]

bool Isgrowing(BTreeNode* root,ElenlKeyType akey)

BTreeNode *t,*f;

if (!SearchBtree( (4) ))

t=f;

while( (5) )

t=t->parent;

if(!t)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2)处填()。

材料题
——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100)

——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并分析材料二反映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注①: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

       材料四 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的客观事实?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