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的词。

 阙:________________

 襄: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 ,天高地厚华夏情。

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阙: 通“缺”;襄 :“漫”。

2.(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4.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爹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 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表卒( )                                

(2)遂其众去( )              

(3)诸葛亮先主攻琮( )                 

(4)谓先主日(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