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结在人间(  )

 (2)亭亭净(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5.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简陋的房屋

   (2)立或树立

2.D

3.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C

5.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多项选择题

张某,女,23岁,未婚,银行职员。
主要问题:与人见面时面红耳赤、心慌气促,紧张不安。
来访情况:由家属代述,求助者低头不语,拒绝交谈,回避心理咨询师的目光。上小学和中学时成绩较好,19岁考入某专科学校,某日发现新来的青年男教师讲课时总是注视自己,认为老师对自己有意思,课后联想甚多。最终觉得可能是自作多情,因而羞愧不已。后来凡遇见该老师就面红耳赤、心慌气促。以后觉得同学好像都看出了她的隐私,因而与同学们在一起也是手足无措、言行尴尬。一次要求同班的男生帮助而遭拒绝,觉得没有人喜欢自己,更是羞于见人。好容易熬到毕业,分配在某单位工作。但情况并未好转,仍不敢与同事面对面交谈,更害怕与别人眼光对视。自知如此会招致非议,但苦于不能自拔。后别人介绍一男友,才貌均中意,却因害怕会面,多次托词,回避约会。虽同在一市居住却多是鸿雁往来。一次遇上男方父亲寿辰,无从推托,只得“铤而走险”。临行前忑忐不安,一到男方家便头昏目眩、全身发抖、语无伦次、大汗淋漓。遂被送往医院。此后几乎羞见一切人,有时连自己家人同桌吃饭也感到不自然。为此,求助者十分痛苦,也很沮丧,甚至有活不下去的念头。经家人劝说来进行心理咨询。
其他情况:平素性格内向敏感、勤学好胜。自幼家境不好,儿时便颇知几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姐弟三人,排行第一,有两个弟弟。家中重男轻女,两个弟弟经常欺负她。父亲性格固执,对孩子要求严格,以打骂教育为主,母亲总是护着孩子。
EPQ测试结果(T分):E量表为40,N量表为65,P量表为55,L量表为50。

为了取得远期咨询效果,你认为该咨询案例长远目标有( )。

A.塑造成熟人格

B.改变社会适应不良行为

C.改变工作环境

D.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经过多次的心理咨询该求助者与人交往明显改善,此后在单位能与同事交往,与男朋友见面时已经没有从前那样紧张了,也见过男朋友的父母两次,虽较紧张,但能坚持。但性格没有多大变化,不太喜欢说话,主动交往仍不多,有时与兄弟和父亲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