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口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百千人大呼(一会儿)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用力拉)
C、曳屋许许声(拉)
D、几欲先走(几乎,差点儿)
2、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能名其一处也 并自为其名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稍稍宾客其父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于厅事之东北角
D、群响毕绝 以为妙绝
3、下列说法不正确、不全面的一项是[ ]
A、结尾写表演结束,呼应篇首。再次交待表演者的道具仅“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说明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B、选文表现了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写响声大作,又多又杂;百千齐作,应有尽有。逼真地表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使口技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D、选文在记叙、描写的同时兼有议论。记叙、描写生动、传神,议论精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答案
1、B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