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①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 ②玉人:琢玉的工匠。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 濯清涟而不妖 ( )
②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 )
2、先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然后说说该句的意思。
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赞美莲花高洁、质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揭示子罕和献宝人不同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主题相近,反映周敦颐和子罕共同的生活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两文写法不同,甲文运用_______________来体现作者的为人准则,乙文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1、①洗涤
②有的人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4、洁身自好(或:守身如玉) 托物言志(或:借物写人 触景于物)(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