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B.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速大于声速

C.暖气片上涂铝粉防腐——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D.食盐水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A、雨后在空气中有若干的小水滴,故太阳光经过小水滴后能色散成七种色光,由此而产生的彩虹现象,故该说法正确;

B、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故该说法正确;

C、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坚硬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而不是铝的化学性质稳定,故该说法错误;

D、食盐水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该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物质的性质及物理现象的解释,属于基础性的考查,但容易出现混淆,要注意加强理解.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大型防洪工程由政府投资兴建。项目法人委托某招标代理公司代理施工招标。招标代理公司依据有关规定确定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招标公告在当地政府规定的招标信息网上发布。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担保可采用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方式担保。评标方法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投标有效期为60天。
项目法人对招标代理公司提出以下要求:为避免潜在的投标人过多,项目招标公告只在本市日报上发布,且采用邀请方式招标。
项目施工招标信息发布后,共有9家投标人报名参加投标。项目法人认为报名单位多,为减少评标工作量,要求招标代理公司仅对报名单位的资质条件、业绩进行资格审查。开标后发生的事件如下:
事件1:A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8000万元,为最低报价,经评审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事件2:B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8300万元,在开标后又提交了一份补充说明,提出可以降价5%。
事件3:C投标人投标保函有效期为70天。
事件4:D投标人投标文件的投标函盖有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印章,但没有加盖项目负责人的印章。
事件5:E投标人与其他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附有各方资质证书,但没有联合体共同投标协议书。
事件6:F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8600万元,开标后谈判中提出估价为800万元的技术转让。
事件7:G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最高,故F投标人在开标后第二天撤回了其投标文件。
问题:

分析A、B、C、D、E、F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或有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