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推断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写出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                               ,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         (填字母)。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2)设计从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金属X是         ,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答案

(1)3CO+Fe2O33CO2+2Fe;潮湿空气(或与水、氧气接触);B

(2)Fe;Fe+CuSO4=Cu+FeSO4;Fe+H2SO4=FeSO4+H2

题目分析:(1)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需要一氧化碳做还原剂,据此写出化学反应式;根据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分析生锈的条件;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方面的性质,把金属制成合金后能够改变金属的性质,从而使得合金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要求:从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分析。

解:(1)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3CO2+2Fe;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潮湿空气(或与水、氧气接触);可以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说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从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可以加入的过量X应是活动性较强的铁,这样即可以得到铜单质,又增加了硫酸亚铁,还不会引入新的杂质;过量的铁可以用Y硫酸使其转化为硫酸亚铁。

综合题

(11分)马克思在《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有同学就此联系中国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进行了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二 毛 * * 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 * * 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 “抓住事物的本质”的?(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问题上毛 * * 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 * * 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