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小红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Ag)的活动性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把X和Y分别放入稀H2SO4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

(2)把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X>Y>(H)>Z

B.X>Y>H>Z

C.X>Y>Z>Ag

D.X>(H)>Y>Z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1)“把X和Y分别放入稀H2SO4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的后面。(2)“把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活动性应排在Ag的前面,而Z在Ag的后面。所以应选D。

连线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9年2月15日晚10时,广东省A市发生一起烟花炮竹爆炸案,当场炸死21人,重伤5人,轻伤12人,轻微伤8人。A市公安局接报后,立即指派侦查、治安、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经查,赖某家境富裕,为增加过年气氛,从B市买回40万元烟花炮竹,集中摆在自家庭院,雇请8人在院里鸣放。期间,有人提醒赖某及在场鸣放人员,这样做很危险,但无人听信。韩某在点燃手中烟花时,因火花灼伤右手手背,慌乱中将手中在燃烟花扔到旁边炮竹堆里,当场引发了爆炸,韩某随后逃走。在现场勘查中,侦查人员提取12枚没有引爆的炮竹、50支烟花和1张购货单据,但因认为保管不便,第二天就销毁了。因案情重大,A市公安机关呈请检察院对韩某批准逮捕后,直接发布全省通缉令追捕韩某,后将其抓捕归案。侦查期间,为证实该类烟花引燃后能否引燃同类炮竹爆炸,办案人员按照赖某、韩某供述的炮竹品牌和型号,购回1000元的同类炮竹组织爆炸侦查实验,造成现场保安人员李某轻伤。技术人员对现场炮竹残留物进行鉴定,出具了鉴定意见,侦查人员将其附在卷宗里,作为后期呈捕移诉证据,没作进一步处理。韩某在爆炸中造成听力严重下降,无法完全听清讯问内容,要求自行书写供述,侦查人员认为他在故意逃避审查,不予允许,韩某遂向驻所检察人员反映,说侦查人员剥夺其诉讼权利。

A市公安局侦查人员在处理炮竹残留物鉴定意见工作上存在什么问题?请指出来,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