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38岁,因“肛门区肿块1个月”来诊。患者为同性恋。

查体:肛门口疣状肿物2.5cm×2.0cm,切面肿物基底与间质界限尚清,镜下:鳞状上皮呈 * * 状增生,表面角化不全,底部钉突呈杵状向间质推进式浸润。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梅毒

B.尖锐湿疣

C.肛管基底细胞癌

D.疣状癌

E.鳞状细胞癌

答案

参考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荀勖传

荀勖,字公曾,汉司空爽曾孙也。父肸(xī),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①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 * * 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为安阳令,转骠骑从事中郎。高贵乡公欲为变时,大 * * 掾孙佑等守阊阖门。文帝弟安阳侯干闻难欲入,佑谓干曰: “未有入者,可从东掖门。”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白,帝欲族诛佑。勖谏曰:“孙佑不内 安阳,诚宜深责。而事有逆顺,用刑不可以喜怒为轻重。”乃免佑为庶人。

时将发使聘吴,并遣当时文士作书与孙皓,帝用勖所作。皓既报命和亲,帝谓勖曰:“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帝即晋王位,以勖为侍中,封安阳子,邑千户。武帝受禅,封勖济北郡公。

久之,进位光禄大夫。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②,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 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繇、胡毋敬为法。

勖性慎密,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不欲使人知己豫闻也。退而语诸子曰:“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汝等亦当宦达人间,宜识吾此意。”久之,以勖守尚书令。其不能决疑处世者,及时遣出。居职月余,以母忧上还印绶,帝不之许。遣常侍周恢喻旨,勖乃奉诏视职。然为人佞,帝将废贾妃,勖不犯颜忤争,时议以勖倾国害时,为佞臣孙资、刘放之伦。

勖久管机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忤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太康十年卒,谥曰成。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岐嶷:幼年聪慧。②牛铎:牛铃。亦指牛铃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余岁能属文属:连缀,写

B.孙佑不内安阳内:同 “纳”,接纳

C.以母忧上还印绶忧:忧虑

D.时议以勖倾国害时 倾:颠覆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众乃从之勖乃奉诏视职。

B.而事有逆顺退而语诸子曰

C.得赵之牛铎则谐矣孙资、刘放之伦

D.以母忧上还印绶时议以勖倾国害时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部能表现荀勖“有才思”的一组是

①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      ②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

③每有诏令大事,虽已宣布,然终不言     ④帝将废贾妃,勖不犯颜忤争

⑤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         ⑥及掌乐,音韵未调

A.③④⑥

B.①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⑤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时荀勖和中书令张华一起按照汉刘向的《别录》整理古籍,后又设置博士弟子, 教习书法,以钟繇、胡毋敬为典范。

B.荀勖有治理之才,因下令罢除不称职的官吏,所以只做了一个多月任尚书令,就上缴印绶辞职了。

C.荀勖为人耿直,曾极力劝谏皇上不要废除贾妃,不要根据自己的心情决定用刑的轻重,当时的人极力赞美他的正直。

D.荀勖做事小心谨慎, 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参与了诏令大事,又能揣摩皇帝心思,始终受到皇帝的宠信。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3分)

(2)及干至,帝迟之,干以状白,帝欲族诛佑。(4 分)

(3)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3分)

问答题

1998年5月2日7:38,某铁路局分局某线甲车站值班员王某接到上行乙车站Ⅰ次列车发车通知,王某随即办理了2道接车进路;07:39王某又接到了下行丙站通知:Ⅱ次列车已开车,随后进行跟踪出站调车作业;王某只在《行车日志》上作了记录,但没有办理Ⅱ次列车的接车进路手续。随即甲站值班员王某由于个人私事离开了工作岗位,委托该站站务员岳某替代顶岗,王在离岗前向岳某交代:上行乙站Ⅰ次列车已开出,下行丙站正在进行跟踪出站调车。07:53,两台机车重联牵引的Ⅰ次列车接近甲站,司机用电台询问车站列车能否通过,站务员岳某回答:“看信号,驶入车站。”岳随后就询问丙站值班员赵某:“跟踪出站调车是否完毕。”赵回答:“调车作业已完成。”甲站站务员岳某立即用电话询问丙站值班员赵某:“闭塞表示灯亮的是什么灯”赵回答说:“是红灯”。岳与赵两人就商量由谁取消,赵要求甲站取消,岳就使用下行半自动闭塞故障按钮,取消了原上行列车占用区间的红灯,办理了Ⅰ次列车的闭塞手续,开放了下行出站信号。07:57,Ⅰ次列车通过甲站,岳某向T分局调度员李某报告了该列车的通过点,并在该站停车后让Ⅰ次列车进入了正有列车相对运行的区间;1分钟后,调度员询问甲站上行列车是否通过,此时,岳某查看《行车日志》才发现Ⅱ次列车还在区间。08:00,Ⅰ次列车与Ⅱ次列车在区间发生了正面冲突,造成机车乘务员死亡10人,重伤3人,机车报废4台,中断正线行车25小时30分钟。
根据国务院75号令规定,该事故造成人员死亡10人,构成重大死亡事故;根据《事规》规定,该事故构成列车冲突重大事故。
问题:

在该列车事故冲突中,如何划分责任和处理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