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阳明山庄位于青岛市的近郊地区,该山庄有常住人口约1000人。山庄里有2间理发店、2家售卖日常用品的百货铺和1个小市场。李阿姨一家入住后,看到山庄里的商铺经营状况良好,于是打算在山庄里租一处店铺做生意。一天晚上,李阿姨召集全家人商量店铺应该做哪种生意好。

儿子小明提议:“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不如我们开一家电器商场,卖电视机、冰箱、摄像机等高级电器,保证生意兴隆。”

女儿小红立刻说:“不好,爱美是人的天性,我看还是开一间卖西装、职业套装的高级时装店,一定能赚大钱。”

老伴张老师提议:“民以食为天,我看应该开一间早点铺,生意肯定会好。”

听了大家的意见后,李阿姨一下子却拿不定主意了。

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为李阿姨提出参考意见。(请先做出某种选择,再解释原因)(6分)

答案

(6分)小明和小红的提议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高级电器和高级时装提供的服务级别较高,要维持它们的生存需要较多的消费人群和较大的服务范围,而阳明山庄位于城市近郊地区,人口也只有1000多人,较难满足开店的需要。早点铺的服务等级较低,维持生存需要的服务范围较小,可以在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考虑实施。

题目分析:根据材料中山庄的常住人口,可知区域的规模较小,高级电器和高级时装提供的服务级别较高,要维持它们的生存需要较多的消费人群和较大的服务范围,而阳明山庄位于城市近郊地区,人口也只有1000多人,较难满足开店的需要,因此小明和小红的提议实施的可能性不大。早点铺的服务等级较低,维持生存需要的服务范围较小,可以进一步调查考虑实施。

点评:本小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区域的等级状况及服务范围。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                      

②便还家:                       

之哭也:                        

政猛于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②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