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答案

(1)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公路

(3)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题目分析:(1)城市化发展过程看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形成城市群、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方面分析,注意从图示判断。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直接根据图示E城的交通条件不断发展,而促进了城市规模的发展。(3)根据图示的图例,G城市在1950年时即为特大城市,即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0万,比较①②两线的城市人口规模可判断①线符合。根据①线,在1980年之后,G城市的人口数量有色下降,反映了逆城市化的特征,其原因可从城市化发展中的一系列“城市病”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掌握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交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注意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刘某拖欠夏某货款10万元,夏某多次催要货款而刘某未给。2007年1月12日,在催要货款过程中两人发生口角,刘某将夏某殴打致伤。2007年3月16日,区公安分局的双榆树派出所以刘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由,将刘某行政拘留12天,并处罚款800元。刘某认为处罚太重而向区公安分局申请复议,夏某则认为刘某致使自己重伤而要求市公安局责令区公安分局对刘某刑事拘留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区公安分局受理刘某复议申请后,夏某要求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但区公安分局予以拒绝。市公安局接到夏某的要求后,经初步调查后于4月25日决定将对刘某的行政拘留变更为刑事拘留,而在4月28日,区公安分局仍决定维持原处罚决定。刘某对区公安分局的复议决定不服,全权委托其妻王某向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夏某为要求刘某偿还债务亦向区法院提起诉讼,刘某全权委托其妻王某应诉。区法院决定由民一庭统一审理上述案件,民一庭指定审判员黄某独任审判。在区法院受理上述案件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刘某,并对刘某提起公诉,夏某并请求区法院裁判刘某赔偿医药费2万元、误工费6000元和精神抚慰金2万元。在此情况下,区法院裁定终结行政案件的审理,并裁定中止有关偿还债务的民事诉讼。
请分析:本案件中各机关处理案件时的不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