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犯罪既遂指行为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未完成形态。犯罪未遂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指犯罪实际有可能达到既遂,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到既遂而停止下来。不能犯未遂指行为人对有关犯罪事实的认识错误,而使该犯罪行为在当时不能达到既遂的情况,具体包括对象不能犯和工具不能犯。 本案中,甲首先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其后又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故意,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第一个行为和第二个行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关系,因而认定为数罪。最后的正确选项是C项,即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7题。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

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

的《尔稚》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荼、黄茶、白茶和黑荼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邡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荼,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荼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小题1:.选文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茶的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