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然而从战前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战争胜负的筹码并非倾斜于日本。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全国可以动员的陆军,包括后备兵员在内,不过22万人。在战争中实际出征兵力最高时达到17万。日本陆军配备的野战炮不过300门。而清政府可调动的军队约35万人,大部分配备德国的克虏伯炮。日本海军当时拥有军舰28艘,约5.7万吨,主力舰最大不过4000多吨。清政府则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个水师,共有军舰82艘。水雷艇25只,约8.5万吨。其中北洋水师有军舰22艘,4.1万吨,镇远、定远两主力舰均为7350吨,号称东洋第一舰。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日本并不占优势。在战略上,日本陆军孤军远征,后援难继。平壤战役,日军攻城兵力不及清军守城兵力,且补给困难,只有维持两天的粮食。若清军坚守两天以上,日军势必全线溃退。战争进入中国辽东后,日本国出兵,本土空虚,实犯兵家之忌。

根据甲午中日战争中军事实力的对比,结合学过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是否有取胜的可能?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为什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根据当时中日军实力的对比,中国有取胜的可能。①中国有一大批为民族而战的爱国官兵,如丁汝昌、邓世昌等。②中国的军事实力强于日本,战略上也占优势。

(2)清政府腐败和妥协退让。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